鋼鐵行業相關金屬制品行業“十三五”發展趨勢
發布時間:
2017-09-11
目前,我國鑄造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:鑄造行業仍然存在大量落后產能,多數領域產能過剩情況加劇,少數領域關鍵鑄件尚不能滿足主機要求,質量和品牌意識不強,粗放式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,鑄造行業標準體系不適應市場經濟運行下的需求,職業教育與培訓體制不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鑄造行業一個主要的發展目標是提高鑄造產業集中度,實現規模向效益轉變。
目前,我國鑄造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:鑄造行業仍然存在大量落后產能,多數領域產能過剩情況加劇,少數領域關鍵鑄件尚不能滿足主機要求,質量和品牌意識不強,粗放式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,鑄造行業標準體系不適應市場經濟運行下的需求,職業教育與培訓體制不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鑄造行業一個主要的發展目標是提高鑄造產業集中度,實現規模向效益轉變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為適應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和國際市場需求,我國鑄件總產量將呈中低速增長態勢,預計2020年的鑄件總產量將達到5500萬噸左右,鑄件產值約7000億元的規模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通過市場競爭和加大落后產能淘汰政策的實施,力爭鑄造企業數量逐年減少,鑄造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,預計到2020年,鑄造企業數量將減少至1.5萬家以內,占企業總數量30%的鑄造企業(約4500家)的鑄件產量將會達到鑄件總產量的80%以上,鑄造企業的平均規模將進一步提升,在汽車、內燃機、機床、發電設備及電力、軌道交通等工業領域,形成了一批質量水平較高的規?;I化鑄造企業,形成一批具備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龍頭骨干鑄造企業。
當前,我國鑄造行業在多數領域產能過剩的情況下,一些高端關鍵鑄件(如高壓大流量液壓件、燃氣輪機單晶葉片等)仍不能滿足國內主機和重大技術裝備的質量要求,成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“瓶頸”。預計到2020年,我國基本可以實現國內重大裝備所需的關鍵鑄件的自主化生產,如工程機械的高端液壓鑄件、大型能源類鑄件以及軌道交通、航空航天等領域核心鑄件。
同時,為適應下游主機市場的需求,我國鑄件的材質結構將進一步優化,其中,球墨鑄鐵件、鋁合金鑄件產量占比逐步增長。預計到2020年,我國鑄鐵件中球墨鑄鐵件(包含蠕墨鑄鐵件)占鑄鐵件產量的比例將由2014年的37%提高至42%左右,鋁、鎂等輕合金鑄件產量占總鑄件產量比例將由2014年的13%提高至20%左右。
中國鑄造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溫平向《中國冶金報》記者介紹,“十三五”期間,鑄造行業有六大重點任務。一是加快淘汰鑄造行業落后產能。積極化解鑄造行業產能過剩矛盾,引導產能向優勢產能集中。二是重點攻克一批高端裝備制造業關鍵鑄件制造的“瓶頸”問題。特別是攻克能源動力、軌道交通、航空航天等領域需要的關鍵鑄件核心鑄造技術,攻克工程機械高壓力、大流量高端液壓鑄件等基礎鑄件的制造。三是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優先發展重大技術裝備。四是推動鑄造行業創新驅動發展。五是推進鑄造行業“兩化融合”深度實施,利用信息化技術和智能制造技術推進傳統鑄造行業的提升。六是推動全行業形成低碳循環發展新模式。
下一頁:
推薦新聞
2025-05-07
2024-12-23
2024-12-18
2024-12-08
2024-11-28
分享到